10月下旬以來,在政策持續調控下,高漲的煤價快速回落,目前北方港口市場煤價已跌幅過半。隨著一系列政策持續推進,保供穩價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,10月初以來,供煤水平保持高位,產量不斷提升,到10月中下旬實現了平均每天1150萬噸的產量,相關部門預計在11月10日前能達到1200萬噸每日的產能,在供應高位下,終端累庫加快,補庫速度達到今年新高水平。
在保供穩價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:有少部分省區開始出現電廠進煤積極性降低,不愿意簽合同、不愿意兌現合同。沿海終端也多保持觀望,電廠采購節奏放緩,在日耗低位,庫存回升下,電廠補庫壓力減輕,僅對長協煤拉運較積極,市場煤成交十分稀少,且在價格下跌預期下,市場出現違約現象。
但應注意到,目前電廠庫存與往年同期仍存一定差距,且用煤旺季還未到來,采購補庫仍不能放松。10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據預測,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,甚至可能出現極端天氣。今年冷冬基本已成定局,極端天氣不僅對耗煤需求有明顯提升,同時對煤炭生產、運輸影響也較大,降雨、降雪、低溫容易造成汽運、鐵路運輸效率降低,甚至中斷,以及凍車現象發生;港口封航也將降低船舶周轉效率影響供應。
近日,相關會議表示:“電廠不要再期待價格大幅度的下跌,煤價將在合理區間以保持碳中和的發展方向和各方收益的平衡”,相關部門的表態對穩定市場預期具有積極作用,預計煤價快速回落階段或將告一段落,電廠也應該在市場平穩期加快補庫節奏。
隨著大幅降溫及供暖期的到來,電廠日耗將出現明顯增長。煤炭市場供需雙增的良好局面將對保障冬季供暖起到積極作用。(作者:劉巖)